——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第八屆五次理事會暨會員代表大會、
2025年分析儀器產業報告會在湖南長沙成功召開
2025年11月5日,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綠色技術分會和湖南省儀器儀表行業協會聯辦的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第八屆五次理事會暨會員代表大會、2025年分析儀器產業報告會在湖南長沙成功召開。
本次大會聚焦分析儀器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技術創新成果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旨在搭建一個高層次的交流平臺,促進國內分析儀器行業的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推動行業向更高質量、更具競爭力的方向邁進。會議匯聚了眾多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和科研人員,共同探討分析儀器產業的現狀、瓶頸與機遇,分享前沿技術和應用案例。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本次會議的合作媒體進行持續報道。
會議現場
大會開幕式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秘書長 趙慷
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秘書長趙慷進行主持,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鄭朝松、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秘書長邢志教授、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綠色技術分會主任委員劉成雁教授和湖南省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理事長文勝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鄭朝松致辭
鄭副秘書長匯報了協會的換屆進展、協會對“十五五”規劃的建議以及推動國產儀器在用戶領域應用等方面的工作,包括由協會主辦的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 2026)的相關安排。
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秘書長邢志教授致辭
邢志教授在致辭中講述了國產科學儀器在近年來取得的進步以及面臨的挑戰,如在檢驗檢測機構等領域的應用難題,同時指出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的成立背景和目的,展望了科學儀器市場的未來,并提出了與行業協會共同促進國產科學儀器發展的期望。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綠色技術分會主任委員劉成雁教授致辭
劉成雁教授介紹了綠色技術分會的情況,強調了本次會議在國家“十四五”規劃收官和“十五五”規劃啟動的重要節點上的積極意義,表達了對會議促進分析儀器行業發展的信心和祝愿。
湖南省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理事長文勝致辭
最后,文勝理事長代表東道主歡迎各位來賓,介紹了湖南省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的發展歷程、會員規模以及在推動行業發展方面的成果,強調了湖南作為科技和產業重鎮在儀器產業發展上的優勢,并表達了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加強與全國各地同仁交流合作的愿望,希望實現互利共贏。
大會報告
開幕式結束后,報告會正式開始,各報告人圍繞分析儀器產業的不同主題展開了深入的分享與交流。上下午報告分別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秘書長周加才博士和副秘書長黃慶進行主持。
報告主持: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秘書長 周加才博士(左)和副秘書長黃慶(右)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秘書長 曾偉
曾偉秘書長在《國產科學儀器產業的現狀、瓶頸與機遇》報告中回顧了中國科學儀器的發展歷程,從無到有,從有到全,從全到大,如今邁向從大到強的階段。同時,他也指出了產業發展面臨的瓶頸:用戶體驗、穩定性、可靠性不足,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以及傳感器等關鍵技術的制約。
曾偉秘書長強調,要突破瓶頸,需從多方面努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升產品的穩定性與可靠性;重視傳感器技術,增強儀器的檢測精度;聚焦產品的內涵與外延,追求優質、高效、低成本;優化企業管理,提高生產工藝水平;推動軍工國產化替代,提升企業技術水平。他呼吁企業抓住市場機遇,專注于產品創新與質量提升,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 鮑舜行博士
鮑舜行博士作了題為《AI賦能國產分析儀器應用探討》的報告。鮑博士介紹了其團隊在AI賦能分析儀器領域的研究進展,展示了AI在儀器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中的關鍵作用,特別是在遠程協作、數據分析、決策優化等方面的應用。他通過報告展示了AI在提升儀器靈敏度、數據處理可靠性和效率方面的潛力,并分享了在食品檢測、圖像分析等領域的成功案例。報告還介紹了其團隊參與的實驗室儀器智能化國家標準研制工作,提出了通過產品認證和標準制定推動行業發展的思路。最后,他展望了未來合作方向,包括數據分析、風險管理、輔助決策和智慧響應等方面,呼吁加強AI技術在分析儀器領域的落地應用,推動產業升級。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綠色技術分會主任委員 劉成雁教授
劉成雁教授在題為《分析化學綠色技術范式轉換與服務平臺組建》的報告中表示,綠色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分析化學需經歷綠色技術范式轉換。他回顧了“范式”概念的起源,解釋科學發展通過“范式轉換”實現進步。劉教授將分析化學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強調每個階段的轉變推動學科進步。他分享了綠色分析化學的12原則(GAC),包括直接分析、最小樣品量等,旨在減少能源消耗和有毒試劑產生;還討論了綠色實驗室管理概念及14原則(GLM),如科學規范、質量管理等。劉教授展示了綠色實驗室評價認證的進展,呼吁建立國際認可的評價體系。他總結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即綠色生產力,呼吁推動分析化學向綠色、低碳、智能化方向發展。
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秘書長 邢志教授
邢志教授在題為《數智化浪潮:檢驗檢測的革新之路》的報告中指出,AI技術推動實驗室數字化轉型是必然趨勢。目前行業痛點包括手工操作占比高、數據處理不足、老舊設備更新難等。他強調數字化轉型能提升檢驗檢測智能化水平,減少人工干預,提高效率和準確性。邢教授介紹了智能檢測設備、自動化樣品處理、智能數據處理等技術應用,并呼吁建立統一數據標準和共享機制,推動行業標準化。最后,他總結數智化將使檢驗檢測更智能、更普惠,驅動行業升級,鼓勵企業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
湖南省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秘書長 徐振軒
徐振軒秘書長作了題為《湖南儀器儀表產業發展全景圖——現狀、優勢與未來趨勢展望》的報告。他首先介紹湖南省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的基本情況,提及協會自1985年成立以來的發展歷程以及會員單位情況。徐秘書長指出湖南儀器儀表產業現已形成 “核心引領、多點支撐” 的發展格局,長沙、株洲、衡陽三地是核心承載區。長沙匯聚了全省約70%的儀器儀表企業,株洲在軌道交通領域檢測方面優勢顯著,衡陽則依托歷史底蘊積極布局新興領域。此外,湖南在多個細分領域擁有優勢企業,如開元儀器、湖南湘儀實驗室等。報告還展望了湖南儀器儀表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包括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政策驅動、市場需求和國際合作等方面。最后,徐秘書長誠邀與會者到湖南參觀交流,期待各方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等領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動產業發展。
依利特(大連)分析儀器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彤博士
李彤博士作了題為《色譜法的昨天和今天兼談依利特的發展》的報告。報告回顧了色譜的發展歷程,歷經氣相色譜、液相色譜、毛細管電泳等階段,因其高分離效率、高選擇性、高檢測靈敏度和快速分析速度而廣泛應用。李彤博士介紹了依利特公司的發展歷程,從1993年成立,響應國家號召將科研成果轉化商品,到2000年改制為股份制企業,再到2018年在蘇州成立全資子公司,逐步擴展為涵蓋分析儀器、耗材、軟件和應用的全方位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產品包括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質譜儀等,并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產品已出口至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未來,依利特將繼續深耕分析儀器領域,推動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
上海屹堯儀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倪晨杰
倪晨杰董事長作了題為《屹堯-芥舟同創——企業經營破局探索之路》的報告。報告回顧了屹堯科技25年的發展歷程,從微波消解領域的追隨者到超越者,產品線覆蓋高中低端市場,成為全球型號最全的微波消解儀器供應商。近年來,公司專注中高端市場,并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尤其是歐洲市場。公司從2013年開始探索自動化產品,歷經三代研發,2023年第三代產品獲市場認可,被多家知名企業采用。報告還介紹了公司創新模式,強調創新源于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和產品不斷迭代。公司未來將通過技術合伙模式,整合資源,形成產業集群,保持小公司體量,提升市場競爭力。
天美儀拓實驗室設備(上海)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 張海蓉
張海蓉總裁作了題為《天美-致力于打造中國科學儀器的全球化公司》的報告。報告首先介紹了全球科學儀器行業的概況,指出行業穩步增長,中國市場增速較快,但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占比仍較低。天美通過收并購快速擴展,形成多品牌戰略,覆蓋光譜、質譜、色譜等多個領域。公司在中國和歐洲擁有多個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產品廣泛應用于科研、制藥、環保等領域。報告還分享了天美的商業模式,包括技術深耕、品牌建設和價值競爭。張海蓉總裁表示,未來天美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強化品牌溢價能力,拓展全球市場,推動中國科學儀器行業在全球化發展。
國家分析儀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 姜曉妍
姜曉妍主任作了題為《國家分析儀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分析儀器檢測數據分享》的報告,重點分享了熒光定量PCR和氣體分析儀的檢測數據。熒光定量PCR方面,中心測定了多個品牌的儀器,指出某進口品牌在溫度控制和樣本重復性上表現較好,而一些國產儀器在溫度控制上雖有進步,但在樣本重復性和準確性上仍有提升空間。氣體分析儀方面,中心檢測了多臺進口和國產儀器,發現無論國產還是進口儀器,技術指標均穩定,數據質量高。國產儀器多用于常規氣體檢測,進口儀器在特殊氣體檢測上較多。報告還強調了儀器軟件操作性和售后服務的重要性,指出國產軟件在操作性和用戶體驗上優于進口軟件,國產儀器在溫度控制精度、樣本重復性、數據準確性和長期穩定性等方面仍需向進口儀器看齊,特別是在高端應用場景中的表現。企業應注重技術研發和產品質量提升,以增強市場競爭力。
企業自我推介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秘書長 黃尉桐
此外在本次大會上,青島宏睿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奧譜天成(廈門)光電有限公司、水木未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康沃思(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儀電物理光學儀器有限公司、深圳市埃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華夏譜創儀器有限公司、廣州智達實驗室科技有限公司、長沙開元弘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佛山市南華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創譜儀器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分會新會員代表分別做了企業介紹,推介會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秘書長黃尉桐進行主持。
此次入會的新會員產品包括分析儀器設備、物性測試儀器設備、實驗室自動化設備等,涵蓋氣相色譜儀、光譜儀、冷凍電鏡、測油儀、環保檢測設備等多個領域,充分體現了分會的廣泛影響力和強大吸引力,也為我國分析儀器行業的多元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尾聲
2025年11月6-7日,大會還將組織與會人員走訪相關企業,實地了解企業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和產品應用情況,進一步加強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為推動行業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本次大會不僅為分析儀器行業的企業和專家提供了一個深入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也為推動行業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此次大會的交流與研討,進一步明確了行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增強了企業間合作的意愿和信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分析儀器行業必將迎來更加繁榮和發展的明天。















